137-6116-2021

文章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情形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8-02-27

    核心内容:合同已经成立,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未必生效,这时候可能效力待定,需要经过追认才能生效,那么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情形呢?

  《合同法》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况为效力待定合同:

  (l)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否则,后果由行为人承担;

  (3)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才有效。

  效力待定合同已经成立,其效力不确定,它既非有效,也非无效,而是处于悬而未决的不确定状态之中,既不同于有效合同,也不同于无效合同,也有别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确定,取决于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内的追认。

  效力待定合同经追认权人同意后,其效力确定地溯及于行为成立之时。效力待定合同经追认权人拒绝后,自始无效。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体特殊。效力待定的合同主体与一般合同的主体有所不同,涉及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其中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的人称为相对人(即第三人),相对人主观上并不知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人,他是善意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所签订的合同;被代理人有权追认无权代理人第三人所签订的合同;无权为处分行为的对方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第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决于第三人同意或承认,在第三人追认或行为人取得处分权后合同有效。

  《合同法》将效力待定合同规定为三类:

  一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定立的合同;

  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此三类合同分别是由于有关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缺乏定立合同的资格或缺乏处分能力造成的,如果给有关权利人赋予承认权,使之能够以其利益判断做出承认而使合同有效或者拒绝而使合同无效,往往是有利于权利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因此,将这类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是符合权利人的意志和利益的。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